簡析近期暴雨對沿江豆粕影響幾何?
下面先播報一則天氣預報,19日早晨,南北方的降雨系統幾近匯合,一條狹長的強降雨帶橫跨我國東北-西南兩端。氣象監測顯示,17日以來,本輪強降雨過程已給河南、江蘇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重慶、貴州等省(市)的部分地區帶來累計超過100毫米的雨水,其中安徽六安局地降雨量達到450~618毫米。受持續強降雨影響,上述多地內澇頻發,江河湖庫水位持續走高。
截至到7月19日沿江降水還沒有偃旗息鼓跡象,今年的梅雨時節可謂超長待機且影響甚大,從6月中下旬開始長江沿線淅瀝瀝的雨不停,再到7月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蘇、安徽等地陸續迎來大暴雨,這種情況之下沿江豆粕又當如何?
上游工廠發貨受阻 碼頭作業困難
近期一直持續性的降雨加暴雨,長江沿線水位高漲,沿江航線封航各大碼頭被淹沒情況都有,那么問題來了,沿江江西、安徽、西南、兩湖區域的豆粕常年依賴華東等區域發船,人工裝卸受阻,華東發船直接停滯,導致沿江豆粕出貨量減少;而前期已裝船的豆粕,已經到了沿江碼頭,各大碼頭不同程度淹沒情況導致無法卸載,華東發船到沿江地區至少已經要7天以上了,豆粕一直在江上飄著,濕氣加大,而夏季高溫之下豆粕的保質期變短,加快豆粕的霉變速度,等豆粕到了養殖戶的手里,豆粕的質量已經受損。
下游水塘連成片 水產養殖受損嚴重
隨著天氣溫度慢慢升高,往年7-8月份正是水產投料火熱之際,而今年本身年初因疫情影響水產補苗就有所減少,而近期連續性的大到暴雨,致使長江沿線多地發生洪澇災害,水塘連成片,魚塘被沖毀,就像網上流傳的多地岸邊撿魚視屏一樣,很多魚兒順著水流沖到岸邊,居民直接岸邊撿魚。而多地也因泄洪導致魚苗直接性的流失,水產的存塘量進一步減少,養殖戶一方面面臨的是直接性的經濟損失,另一方面是近期原料價格上漲之下帶來的虧損;從而導致飼料原料的需求進一步下降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豆粕的終端需求。
長江沿線非瘟零星爆發 畜禽存欄下降
人們常說,洪水過后,必有其他災情。尤其是洪水侵襲的地方,包括沾染過的食品、蔬菜以及其他東西都不得食用。而近期暴雨帶來的內澇將前期很多地方就地掩埋的感染非瘟豬,重新使得部分地區出現豬瘟復發的情況,主要是南方長江沿線地區,包括江西、兩湖、四川等地零星爆發。而禽類在洪水肆虐之下,長江沿線地區
雞舍等直接被淹沒,導致雞苗等直接性的死亡,部分養殖戶因擔憂本地洪災加劇而產生恐慌出欄心理,長江流域禽畜存欄量整體下降,養殖業再次受損,再次抑制豆粕等原料的需求。
綜上,近期的暴雨對生豬、水產、禽料等不同程度的帶來了傷害,從而導致豆粕等蛋白原料的需求疲軟,且對第三季度的豆粕需求帶來直接性的看空影響。所以從短期來看沿江的豆粕價格大范圍上漲難度較大,但近期整體表現偏強。
文章來源:中國養雞網,向原作者致敬!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